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发改委的消息称,神华集团总投资100亿元的煤电焦化项目日前在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开工建设。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项目规划达到年产1200万吨洗煤、480万吨焦化、48万吨甲醇和4.8万吨焦油的生产能力。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12年全部投产,届时将达到年产600万吨洗煤、240万吨焦化、48万吨甲醇、3万吨焦油的能力。
而就在这个动辄百亿的项目之前,神华集团为打通中蒙路上交通的甘泉铁路铺架工程也于3月28日全面开工。
在顺利入围该矿的竞标短名单后,神华集团的抢先布局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加大“竞标胜出”的战略筹码。
“神华对海外项目的投资非常谨慎,澳大利亚的沃特马克项目进展也不是很顺利,但这并不会影响神华大手笔拿下蒙古这个富矿的决心,从目前神华的一系列举动看,胜出的把握非常大。”一名接近神华集团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入围名单将再度筛选
3月中旬,蒙古国政府公布了入围于2010年12月8日启动的塔本陶勒盖矿区西区块全球公开招标的六家公司(联合体)短名单。按照计划,蒙古国政府将邀请这些公司(联合体)进一步谈判,以选定最终中标方进行上述区块的合作开发。
国内一名曾代表中资企业参与蒙古矿产项目谈判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入围公司或联合体的合作协议草案将提交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会议讨论,以确定最终胜出者。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蒙古国实行设有总统的议会制,每年召开春季和秋季两次会议。
4月5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2011年春季会议在乌兰巴托国家宫开幕,塔本陶勒盖项目的开发建议书也是此次春季会议的焦点之一。
“除了入围的企业之外,世界各大投行围绕蒙古矿产的IPO争夺战也正值白热化,在蒙古国内,这个大型煤矿所引起的关注度非常高。”中国矿业协会一名密切关注该项目进展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在这个零下25摄氏度的国家,这简直就是一场血腥的冷战。蒙古国政府现在有10到12名政府高官在直接从事这项工作,他们详细听取了我们的方案,并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国家这是非比寻常的。”国外一名投行人士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如此说道。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0年7月,蒙古国政府向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提交了有关塔本陶勒盖项目的全国性意见征询2个月后,蒙古国最终批准了塔本陶勒盖项目的建议书计划。国家大呼拉尔以88.7%的赞成票投票通过了该项计划,并支持该项目在政府的指导下设立一家从事矿业开采、生产、销售的公司,该公司由国有的蒙古额尔登矿业公司控股。
“蒙古国政府与意向投资者进行了几轮谈判,并修订了矿产法,截至去年秋季会议前,全球共有11家公司或者财团对塔本陶勒盖表示了投资意愿。”上述中资企业谈判代表说。
2010年10月,专门负责塔本陶勒盖煤矿开发和运营的额尔登——塔本陶勒盖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作为国有蒙古额尔登矿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根据蒙古国议会的批准,该公司将把30%的股权通过IPO的方式出售给国外投资者,另外10%的股份将会以有价证券的形式自由出售给蒙古国民众,还有10%股份将会出售给蒙古国内的企业,而剩余的50%股权将完全控制在蒙古国政府手中。
“蒙古国希望在与外国投资者的合作中获得最大利益,所以在入围企业或者联合体的选择中,也会综合考虑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因素,蒙古国不希望经济过分依赖于某个国家。”上述中资企业谈判代表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入围企业(联名体)的合作开发草案将陆续提交蒙古国政府,最终胜出者有望在2011秋季会议前敲定。
中国矿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入围名单可能缩减至3家左右,几家企业联合开发的局面把握较大,“因为现在蒙古政府考虑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平衡。”